选修《入门四问》精品课件.ppt
第一单元,入门四问,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其中的“经”指的是四书五经中的经,而“典”则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八股取士制度 八股取士 :明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 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省级考试叫乡试,及格者称为举人;举人到京参加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中举的知识分子,都能享受一些特权,可以免除差役和税粮,进士都有官做。但是,这些人很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迂腐儒生。,“国学”这个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初“西学东渐”之时,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何谓“国学”?,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著作?,1、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2、改变个人气质、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 3、转移社会风气的需要; 4、提高文化素质,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中国文化典籍的现实意义,介绍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典籍,,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1、“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主要思考:“经、史、子、集”各是指的什么?),经部:指儒家的经典。,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四书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2、“四书”包括哪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明确:“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它是南宋的朱熹编定的。,3、《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明确:别集。,4、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哪部书?,明确: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5、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特点,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文化背景,6、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是什么?,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有什么意义?,怎样学习本书?,全书按照两条线索进行编排: 1、从经典的性质横向展开。 2-9单元依次是关于儒家、道家、历史、道德、佛教、政治、理学、科学、学术和文学。 2、大体依照时间的顺序纵向展开。 春秋战国——汉唐——宋明——清代,学习文化经典的态度和方法: 1、与先哲对话; 2、与师友对话; 3、与自己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