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君》课件(1)(新选修).ppt
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课件:原君(新人教版),黄宗羲 (1610—1695) 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 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 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人物简介:,《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成书于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 明末清初的“人权宣言”,卦名,其含义为“日入地下”,等待后代明君采访采纳,,政治思想主张: 鲜明的民主色彩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文学方面: 极力主张反映历史现实,抒写真情实感。,第1段,问题:文言实词虚词:莫或 犹 夫 (夫以千万倍之勤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问题:你怎样认识古之人君不愿为君?,1.有生之初②,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④。有人者出⑤,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⑥,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⑦。,②有生之初:从有人类社会开始。 ③“人各”二句:谓人人都为生存而自己谋取利益。 ④莫或:没有人。 ⑤人者:这里指下面要说的“古之人君”。 ⑥释:解脱。 ⑦居:处。引申为接受。,1.2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⑧,许由、务光是也⑨;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⑩;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11)。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12)。,⑧量:衡量,考虑。入:指为君. ⑨许由、务光:传说中的高士。许由,亦作“许繇”,相传尧欲让位给他,他拒不接受,隐居箕山,自耕而食。 务光,传说商汤要让位给他,他力辞,后负石自沉于蓼水。 ⑩尧、舜:传说中的古贤君. (11)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水,功业卓著,后继舜位,为夏代开国国君。 (12)夫:语助词。,古今异义,自私,,古义:自己谋求私利 中性词,今义:只顾自己的利益 贬义词,公害,,古义:公共的祸害,今义:比喻对公共有害的事物,第一段译文:人类社会初期,人们各个总是自私的,人们各个总是自利的;社会上有公共的利益却没有人来兴办它,有公共的灾害也没有人来消除它。有这么一个人站出来,不把个人的利益当做利益,却要让普天下的人享受到那种利益;不把个人的祸患当做祸患,却要帮助普天下的人免除那种祸患。这样他付出的辛苦劳累,一定比普天下的人要高出千万倍。以千万倍的辛苦劳累,而自己又不享受那种利益,这就一定不是普天下的人内心里所愿承受的。所以古时候对于君位,有经过思量而不愿意就位的,许由和务光就是这样;有就了位而又放弃的,唐尧和虞舜就是这样;有起初不肯就位可到底推辞不掉的,夏禹就是这样。难道这些古时候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其实,贪图安逸,厌恶劳苦,也还是一般人的思想感情。,第一段小结,古之人君不愿为君,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第2段, 问题:文言实词虚词:然 所 为 文言句式:传之子孙 孰与仲多 问题:后之人君把天下当作自己的产业,在长期过程中,其思想情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这一段是怎样推理的?,2.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13)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14)受享无穷。汉高帝(15)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16)”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13)为:当作,充作. (14)省略句,介词“于” (15)汉高帝,刘邦。 (16)“孰与”: 固定句式,与……相比,谁更 …… 我所成就的家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第二段译文:后代做君主的就不再是这样。他们认为决定普天下利害祸福的大权完全掌握在我手里,我把普天下的利益统统归于自己,把普天下的灾害统统归于人家,也没有什么不行的。他们迫使普天下的人,不敢谋取自己的私利,却把我个人的极大私利看做天下人的公利。一开始时还有点过意不去,久而久之就心安理得了,于是把天下看成无限大的产业,拿来留传给子子孙孙,受益享福永远没个尽头。汉高祖刘邦所说的“我在产业方面成就的,比起老二来究竟谁多呢”这句话,他那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觉地充分表露于言辞之间了。,第2段小结,后之为人君者不然,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第3段, 问题1:文言实词虚词: 问题2:“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将带来什么后果?,3.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终生,未得到天下,即荼毒,残害,指人的身体或生命,讨取,竟然,惨痛,利息,假设之词,犹“假若”,能够,设立国君的道理,为了天下百姓,第三段译文:这个没有别的原因,古时候把普天下人看做主人,把君主看做客人,凡是君主所终生筹划办理的一切,都是为了普天下人。现在把君主看做主人,把普天下人看做客人,凡是普天下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得到安宁的情况,都是为了君主。因此他在没有得到江山的时候,残酷杀戮普天下的老百姓,拆散普天下老百姓的家庭,来求得他一个人的产业,竟然毫不感到惨痛,还说:“我原是替子子孙孙开创基业呀。”当他已经得到了江山的时候,敲剥普天下老百姓的骨髓,拆散普天下老百姓的家庭,来满足他一个人的荒淫享乐,把这看做理所当然,还说:“这正是我的产业应该收取的利息呀。”这样看来,成为普天下人的最大祸害的,乃是君主呀。假如向来就没有君主,老百姓都能自谋私利生活下去。唉!难道设立君主的道理原来会是这样的吗?,第三段小结,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第4段,问题:文言实词虚词:寇雠、稽 、 私 问题:你怎样认识伯夷、叔齐的“耻食周粟”?,4.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雠”通“仇”,寇仇,仇敌。,独夫:残害万民、众叛亲离之国君。,所,适当的位置。,规规焉:狭隘死板的样子,讨伐,伯夷、叔齐:传说为商朝孤竹君之子,周武王伐纣,曾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稽:考究.,兆人万姓:千万百姓。兆,一百万。,崩溃之血肉:指被残害之臣民。,犹“觊觎”,指对君位抱有非分之想。,“贼人者谓之贼,残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指明太祖,第四段译文:古时候,普天下的老百姓敬爱、拥护他们的君主,把他看得像父亲一样亲,把他比得像苍天一样崇高,确确实实不算过分呀。现在呢,普天下的老百姓怨恨、憎恶他们的君主,把他看得像仇敌,称呼他为独夫民贼,原是应得的下场。可是那些浅陋的读书人拘泥死板地认为,君臣之间的伦理准则笼罩于天地之间,是无法逃避的,甚至于夏桀、商纣那么残暴无道,还要说商汤、周武王不应该去讨伐他们,反而虚妄地传播伯夷、叔齐扣马而谏的无稽之谈,使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被荼毒的血肉,跟那腐烂的老鼠一样显得微不足道。难道天地这么大,在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当中,单单偏爱君主那一人一家吗?所以讨伐商纣的武王,是位圣人,孟子肯定武王伐纣的言论,是圣人的言论。后代的君主,想要借用“(君主)如父如天”空洞名义,来禁止他人伺机夺取君位的,都认为孟子的话不利,以至废除孔子庙里的孟子牌位,这不就是从浅陋的读书人那儿开的头吗?,第4段小结,非导源于小儒乎?,小儒规规焉 ,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补充:《原君》第五段,,5.1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36)?摄缄縢,固扃鐍(37),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38),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39)痛哉斯言!,(36)如我:像我一样。 (37)“摄缄縢(téng)” 摄,紧收。缄,结。縢,绳子。扃鐍(jiōngjué),门窗、箱子之锁钥。 (38)“昔人”句:指南朝宋顺帝被逼退位,“一泣而弹指,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 (39)“而毅宗”三句:毅宗,崇祯帝朱由检死后士民所谥之号。 明崇祯帝于李自成将陷北京时,用剑砍长平公主,说:“若何为生我家!”,5.2 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40)?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41),则唐、虞之世(42),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43);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44),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45)。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46),不易无穷之悲(47),虽愚者亦明之矣。,(40)废然:灰心貌。摧沮:沮丧。 (41)职分:职责。 (42)唐、虞之世:尧、舜时代。唐,尧之国号。虞,舜之国号。 (43)绝尘:超越世俗。 (44)人人可欲:人人都想做君主。 (45)旷后世:后世空缺。 (46)俄顷:犹瞬间,指极短暂的时间。 (47)不易:不换取。,(齐读第五段)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第五段小结,君之职分难明, 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明乎为君之职分,自由论坛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以及文言文有关知识等各方面谈谈自己看法。,螺蛳粉 螺蛳粉 vzg79wcv 无存恐怕已经是确信无疑的事情了。而回家探亲的张老乡还全然不知道这里已经遭受到如此大的灾难,还在兴致勃勃地准备携家眷前来呢。即使听到这里已经遭难的消息时,大概也已经是在南下的途中了。如果他一定要来看个究竟,到时候全家人可如何在这个遭受了如此大劫难的汉口镇上落脚啊!想到这些,耿老爹不禁潸然泪下。大水退去之后,耿家父子们首先是清理开楼梯,然后下得楼来将门里的淤泥铲开一个空间。打开门后,再将一楼内地板上和窗台上的淤泥全部清理到门外面的路边儿上。最后,耿英拿钥匙好不容易打开抽屉上的小锁子,用力拉开抽屉将零用的散碎银子和铜板全部取出来,用一小块布包了拿到楼上清理干净。只可惜了多半店铺的粮油米面,全部都给毁掉了。再继续清理到小院儿里,发现驴和平车,以及简易车棚早已没了踪影,而且水井已经被浑水倒灌,恐怕在短期内不能再用了。说起来,耿家父子四人应该是很幸运的了。无情的洪水虽然冲走了立下汗马功劳的毛驴和平车,损失了一楼店铺内所有的粮油米面,但四个人全都安然无恙,而且手里还尚有一些银两,不至于两手空空的。此外,二楼上还存有一些粮油米面和一大水缸的饮用水,勉强维持几日问题还不算太大。接下来的几天,幸存下来的一些人开始清理街道,而更多的人则已经在准备或开始纷纷外逃了。原来,这次长江决堤只发生在北岸,南岸一点儿没有受到损害,这些人是准备渡江南下谋生的。前思后想一番之后,耿老爹和三个孩子商量:“这场大水,已经使周围数百里今年不可能再有多少收成了,而且镇上的人口也损失了一大半。看来,咱们的粮油零售店已经不可能在这里继续维持下去了。我想啊,现在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过江去再做打算了。”耿正兄妹三人面面相觑。听爹爹说得在理,都点头称是。于是,耿老爹当即拍板:“事不宜迟,那我们及早准备动身。”没有了毛驴和平车,耿老爹和耿正只能四处寻找扁担和箩筐。但是,在这场罕见的大洪灾之后,偌大的汉口镇已经被洗劫一空,像扁担和箩筐这一类的家伙什儿,大多已经随着洪水漂走了。父子俩人转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才寻得一副,耿老爹不惜重金买了下来。由于小二楼的房主已经在这场大洪灾中遇难了,所以,耿老爹不需要交涉退房事宜,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抬腿走人即可。想到张老乡在临别时曾经说,待十一月里返回来之后要亲自到店铺送书信来,耿老爹的心里一阵阵作痛。他找出纸墨和笔,为张老乡写了一纸留言贴在门上。尽管明知张老乡即使真得返回汉口镇,也是百日之后的事情了。这期间风吹日晒雨淋的,加上楼房易主,张老乡到时候能够看到留言的机会是极小的,但耿老爹还是很认真地写了。耿老爹在留言上仔细说明,自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