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轮课件 专题五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小结.pptx
课标版 语文 专题五 专题小结,成语辨析“10看” 1.看词义 高考中有一些不常见的成语,这时切忌一知半解或望文生义,很多时候, 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 会出错。如: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 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无地自容”的意思是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不 是此处所要表达的“无处藏身”的意思。这里误解了词义,使用不当。 像这样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望其项背、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 其冲、久假不归、明日黄花、细大不捐、危言危行、文不加点等。,2.看谦敬 有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被烙下了深深的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专 用于自己(谦辞),有的专用于别人(敬辞)。如果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 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如: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 全场一片掌声。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 意见。由解释可以看出这个成语是谦辞,其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 “我”,因此例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的。 3.看语境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辨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 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如: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春秋鼎盛”中的“春秋”指年龄,“鼎盛”指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 当壮年,是形容人的。用在此处修饰“时代”不当。 4.看语法功能 成语由于词性和词义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有所不同。对成语 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词语之间的不搭配。如: ①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 食其果。 “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 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应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 ②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的怪石,于是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军 的妙计。 句中的“出奇制胜”虽可作谓语,但其后不能带宾语。用在此处显然不 当。 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 “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5.看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 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对象选用感情色彩不同的成语。如: 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 得其所。 “死得其所”指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褒贬色彩不当。 成语的感情色彩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必须结合语境明辨 褒贬。但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不能视为一种错误。 6.看使用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专门指个体或群体,专指人 或事物,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等等。如果不了解它们特定的使用对 象,就会出现语病。如:,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 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不能指男子。 7.看适用范围 成语的适用范围有大有小,词义有轻有重。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特定的语 言环境,选用范围大小或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 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分不清适用范围的大 小造成的。如: 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 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例句中“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事故,特指人的死亡,词义较重。 用在此语境中就犯了典型的“重词轻用”的错误。 8.看重复与否 在使用时,成语语义可能与句子中有些词语的意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 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意思(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 子成分赘余,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如: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与句中“笑”重复。可删去“地 笑了”,使句子表意简明。 9.看是否符合逻辑,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但从逻辑的角度考虑则 可能不合事理。成语使用“不合逻辑”的主要毛病是自相矛盾。如: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 的莘莘学子。 “莘莘”形容众多,可见“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子”。既然是 “众多的学子”,又何言“一位”?删去“莘莘”,意思就通顺了。 10.看本来意义 很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自古代寓言,或出自历史故事,或出 自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运用时一定要追根溯源,不能 不分场合地乱用。还有不少成语现在一般使用它的比喻义或引申义,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地 认为它用错了。如: ①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 《雷雨》等经典剧目。 “粉墨登场”在此句中用的就是本义,使用正确。 ②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 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想入非非”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此句使 用前一义项。,1.(2014安徽,17,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 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 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 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 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1. 答案 A A.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B.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 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说升堂入室。望文生义。C. 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使用对象不当。D.当仁不 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不合语境,句中“跃居全 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是客观地陈述事情结果,没有“积极主动去做”的 意思。,2.(2014吉林长春二模,1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战后相当长时间内,日本国内存在比较强的反省战争的思潮,一些信口雌 黄否认历史的政客受到了谴责并引咎辞职。 B.强台风“海燕”造成广西籍货船失事,救援人员已发现两具遇险者遗 体。目前,搜救行动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C.随着《精忠岳飞》的热播,岳飞又成了世人注目的热点。关于这位民族 英雄的“新奇”说法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D.没有任何原因可以成为施暴的借口,面对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惨剧,人 们不禁会问,该有多大的仇恨,才能下得了这样的狠手?,2. 答案 B A.信口雌黄:不顾事实,随口乱说。B.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 很密,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也形容准备工作进行得 紧张、急促。C.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D.触目惊心:看到 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3.(2014山西太原二模,1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 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B.中医是医,西医也是医,只要能为百姓治好病的都是好医学。如果把中西 医治疗科学地结合起来,往往能收到相反相成的效果。 C.在中俄伊犁争端的交涉中,曾纪泽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折冲樽俎,虎 口索食,终于改订条约,收回了伊犁九城的主权,博得朝野的好评和西方外 交界的尊重。 D.美空军正在研制一种极超音速导弹,速度可达6.5马赫,该导弹是反恐战 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3. 答案 C A.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B.相反相 成: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就是说,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排斥或互相斗 争,并在一定条件下联结起来,获得同一性。C.折冲樽俎:在酒席宴会间制 敌取胜,指进行外交谈判。D.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 十分羞惭。,4.(2014河南中原名校联考,1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是 ( ) A.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吹风会上表 示,中国对近年来外汇市场上主要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已经感到习以为 常。 B.为了孕育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学社的成员们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努力 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文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 活。 C.喜欢石头体现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不同流俗的思想和坚若磐石的个 性,当然也寄托了他对晨夕风露、阶柳庭花、餐云卧石的生活的向往。 D.在微博等网络舆论的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 “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具体而微。,答案 C A.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 很平常了。语意重复。B.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褒 贬失当。C.餐云卧石: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D.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 而形状或规模较小。不合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