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图表式《11.彩虹》教学设计.doc
1 11.彩虹 课题 11.彩虹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培养、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以及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彩虹”的一些知识,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科学奥妙产生兴趣。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认读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培养、训练学生想象力。 3.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学习重点 读文识字,认识“虹、座”等 12 个生字,会写“着、那、到”等 7 个生字。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情境导入。(用时: 2 分钟)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请注意听:“天上有座彩桥,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走,太阳公公把它造”。谁知 道是什么?(彩虹) 贴出彩和虹字,那你见过彩虹吗?你能说说你见过的彩虹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播放课件)你们想读读吗? 2.齐读课题。 1.生观看课件,一边看,一边思考谜语内容,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谜底。 3.齐读课文题目。 4.认读生字“彩”“虹” 1.我会组词。 ( ) ( ) 彩 ( ) ( ) 2.我会选。 彩( cǎi chǎi) 虹 (hónɡ ɡónɡ) 2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用时: 15 分钟) 1.教 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生字读音。 2.引导学生练习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生字画出来。 3.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12 个生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并组词。 4.全班汇报生字的学习情况。教师相机补充、指导。 5.同法指导学习本课生词。 1.认真听教师范读课文,听准音。 2.练习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生字画出来。 3.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要求会认的 12 个生字,并组词。 4.全班汇报识字学词方法: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比较、反义词比较、同音字比较。 3.给下列生字按要求分类。 虹 座 洒 兴 拿 镜 照 着 千 成 前鼻音: ______________ 后鼻音: _____________ 声母是 zh: _____________ 声母是 z: _____________ 4.连一连,组成新字。 虫 坐 广 工 合 手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用时: 10 分钟)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彩虹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彩虹美吗?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一个? 1.分自然段读课文,体会难读的句子。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和同桌 交流问题。 3.全班齐读。 5.我会读。 彩虹 挑水 高兴 梳头 秋千 荡来荡去 裙子 彩云 飘来飘去 四、指导书写。(用时: 10 分钟) 1.出示 7 个会写字。 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想一想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重点指导“着”“那”“兴”的书写。 3.教师范写。 4.课件展示书写,强调笔画的搭配。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用这 7 个字组词、说话。 2.学生观察后交流。尤其要注意“那”字“横撇弯钩”的写法,要和右边的部分搭配好。 3.学生跟随教师的范写进行书写,照着老师的范字认 真书写。 4.观看课件展示的笔顺,仿写。练写生字,同桌评议。 6.我会写。 ( 1)“那”的音节是 ( ),部首是 (),去掉部首还剩 ( )画,组词 ( )。 ( 2)“兴”、“成”是( )结构的字,分别组词为 ( )( )。我能在田字格里写漂亮。 3 五、布置作业。(用时: 3分钟) 1.组织自由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2.引导练习朗读课文。 1.自由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2.练习朗读课文。 7.我会组词。 那( )到( ) 高( )兴( ) 千( )成( ) 教学反思 本课在生字教学中,我出示生字卡片,通过看拼音学生自己读、指名读、同桌互听互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与生字反复见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记住了生字,为学生扫清了阅读障碍。然后请小朋友把课文自读几遍,要求读准生字,不丢字、不添字,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感悟,读好每个自然段,读好每个自然段中的问句。 2.在朗读中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自然的兴趣,感悟大自然的美。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 自然的兴趣,感悟大自然的美。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 5 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2.引导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一个?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齐读课文,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8.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填空。 xìnɡ xīn 高 兴 . ( )中 心 . ( ) nà nǎ 那 . 里( ) 哪 . 里( ) 二、品读课文。(用时: 30 分钟) 1.引导学习课文 (1)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彩虹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彩虹美吗? ( 3)学生讨论交流 ( 4)课件出示雨后彩虹美景。指导看图:说说你都看(一)学习第 1 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 1 自然段,交流对彩虹 的初步印象(美丽的桥)。 2.学生观察课件并畅谈感受。 3.全班交流,学生质疑。(预设:美丽的彩虹怎么会像桥呢?) 4.学生进行看图说话。 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知道彩虹是夏天雨后的一种自然现象,形状弯弯的,就像一座彩色的桥。 6.生练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美9.我会读句子。 ( 1)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 2)我把雨洒在上上的地里,你就不用挑水去浇了,你高兴吗? 10.仿照例句说一句话。 彩虹好像一座美丽的桥。 我会说: 好像 。 11.把标点宝宝送回家。 。 ! ? ( 1)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4 到了什么?彩虹像什么? ( 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美感。 2.引导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 1)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 2)指名说,师生指正。 ( 3)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这一幅插图呢? ( 4)范读、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我要在彩虹桥上干什么? ( 5)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 6)“我”真的能在彩虹桥上洒水吗? ( 7)同学们说得对, 这是小作者的想像而已。怎样来读好这两个问句呢? ( 8)范读、指名读,请小老师带读,读出作者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 9)总结谈话:小作者不仅对探索大自然充满了兴趣,同时也是一个关心父母的孩子。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3.引导学习课文第三自感。全班评价。 (二)学习第 2 自然段。 1.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我要在彩虹桥上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全班交流。 4.指名读,请小老师带读第二自然段,读出作者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 5.学生找句子,其他同学帮忙。 6.读第二自然段的问句,读出“我”对爸爸的关爱。 7.指名读,请小老师带读第三自然段,读出作者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读出“我”对妈妈的关爱。 8.指导读好以下长句子: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9.生流利地感情朗读全文。 ( 2)我把雨洒在山上的地里,你就不用挑水去浇了,你高兴吗□ ( 3)彩虹桥真美啊□ 12.我会读。 彩虹 挑水 高兴 梳头 秋千 裙子 彩云 13.词语模仿秀。 荡来荡去 飘来飘去 来 去 来 去 来 去 来 去 14.我会读好长句子。 ( 1)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 2)如果我把它挂 在彩虹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5 然段。 (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 2)指名说。 ( 3)全班齐读,读出作者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读出“我”对妈妈的关爱。 4.总结学法,引导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5.总结全文,齐读全文,感悟情感。 三、课堂拓展,布置作业。(用时: 5 分钟) 1.除了本课的彩虹让我们充满无限的想象,你还见过哪些自然现象也很美呢? 2.把课文美美地读给家长听。 10.生回答见过的美丽的自然现象,全班交流。 11.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引导学生采用个别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方式,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用学生的阅读体验代替老师的讲解。充分提供舞台,让学生表现自己,突破了阅读教学的重难点, 效果很好。